第一套 掌控人生三十六计——欲望愈多,则离道愈远(2)

其实,人生的目标确定容易,实现难。但如果不去行动,那么连实现的可能也不会有。冥思苦想,谋划着自己如何有所成就,是不能代替身体力行去实践的,没有行动的人只是在做白日梦。

然而,积极地做出行动,难的也会变容易。当你面对某一问题时,往往有许多不同选择,犹豫不决会造成时间的浪费,甚至良机的错失。但如果你及时地采取行动,那么,下决定和实施都会变得轻而易举了。

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对你要说的话先做后说,事情做了以后再说。”南先生对此很有感慨,他说:“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

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的确如此,光说不做,这种人生是很可悲的。“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布莱克说:“成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国学话谋略:

思想固然重要,但行动往往更重要。我们的本性是积极行动而不是消极等待。这一本性不仅能使我们选择对某种特定环境的反应,而且能使我们创造环境。

人而无信,身无可立

诚信,简而言之,就是诚实守信,乃指人际关系中的诚实不欺。诚就是实事求是;信就是信用、信义、信誉。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自古以来,诚信在人们心目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如:“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时至今日,诚信仍是人们公认的做人准则。诚信是人格魅力之所在,它展示了人的份量及所追求的价值尺度。与人交往,以诚信为本,这是起码的做人准则。如果不讲诚信,很难构筑友谊之桥,结交信任之友,疏通友爱之河。

《论语》中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叟,小车无叟,其何以行之哉?”

其实,孔子说这话,肯定是有感而发的,想必是看到许多言而无信的人最终无法立足于社会,才从反面教材中总结出了这句训言。其实孔子的弟子中就有不守信的人,他的弟子公冶长能够听懂鸟语。一天,一只鹞鹰落在他窗口呜叫,他听懂了鹞鹰在说,冶长冶长,南边有死獐,你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公冶长屁颠屁颠地跟着鹞鹰去了南边,果然发现了獐,但他却独吞了獐。过几天,鹞鹰又来告诉公冶长死獐的消息,公冶长拔腿就出了门,不久就看见前面有一群人,人群中隐隐约约躺着什么。公冶长唯恐被人抢去死獐,急呼:诸公休得动手……那是我打死的!众人立即闪开。这下公冶长傻眼了:地上躺着的是一个死人。公冶长急忙申辩,但无济于事,人们七手八脚把他扭送到了公堂。

南怀瑾先生说过:“一件事情、一个政策下来,要眼光远大,至少须看到百年或几十年以后的变化与发展,这是古人政治的道理。”

在古代,那些善于治政的人都懂得言而有信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商鞅在秦国变法的开篇阶段,就是从为自己立信开始的。当时,商鞅费尽心机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

不一会儿,南门口围了一大群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50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了起来,直奔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50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来,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有了这个信用的基础,商鞅的变法政令才得以推行,可见人无信不立。这个关于守信的千古绝唱一直传为美谈,并成为启发和激励人们重诺守信的经典渊源。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El的朋友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实际上是毁了自己的声誉。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诚实守信”也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在先秦,所谓“诚”主要是指“诚实”、“真诚”和“忠诚”,要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一致,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诚于中、形于外”,就是要“勿自欺”、“勿欺人”。所谓“信”,主要是“真实”、“诚实”和“信守诺言”,强调一个人要“言必信”,要“言而有信”等。后来,思想家们往往把“诚”和“信”相互通用。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由此可见,“诚”和“信”,不论是单独使用或相连使用,在古代,表示的大体是同一个意思。

信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前提。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必须重诺守信,别人才会相信他,愿意与他打交道,彼此才有可能建立稳定的、长期的联系。事实上,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总离不开同他人打交道,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更需要他人的支持、帮助,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而重诺守信,则是维系人心、增进情谊的重要一环。相反,有些人自以为聪明,专门玩弄狡诈欺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其实,这种伎俩在一个健康社会是行不通的,或早或迟,总有骗局揭穿、真相大白的一天,到时候骗人者轻则声名狼藉,众叛亲离;重则无法在社会立足,并受到法律的追究。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33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货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在孟子这里,实际上还是说的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孟子的意思很简单也很明确,普通老百姓看到当官的战死而见死不救固然是不对,但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当官的见死不救就对吗?“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烤红薯”,说到底,就是我们常说的“你不仁,我不义”,一报还一报,也就是曾子所说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话说回来,只要你当官的施行仁政关心民众的疾苦,那么,自然就会出现“你仁我义”的情况,那还是叫做一报还一报,“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南怀瑾认为:“出尔反尔”的思想其实与《易经》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相通的。善恶都是报应。当然,这里的报应不是佛教神秘意义上的来世因果报应,而是现世现报,不是天报神报,而是人报。但其因果关系却是存在无疑的。

佛说,诚信是永恒的道德,也是通往成功的桥梁。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使人内心深深地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与人、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合作的桥梁,是社会运转的基石。诚信就好像我们划船必用的桨,没有船桨怎能渡河涉川呢?

人类需要诚信,时代呼唤诚信。诚信,是一种永恒的道德,是一朵盛开了五千年永远不败的花朵。

国学话谋略: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而严正的朋友。”王充说过:“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明智者远离自夸

南怀瑾说:宠,是得意的总表象。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

南怀瑾成名之后,家里常常高朋满座,来访之人有很多是名门显贵,当权政要。他写有一副对联:“白屋让王侯,座上千杯多名士;黄金如粪土,席前数辈数英雄。”很好地描述了这种盛况。那时的南怀瑾真可谓春风“得意”,但他依然谦逊好礼。

1985年夏,南怀瑾离台赴美,在华盛顿创办“南怀瑾学院”,旨在推进东、西文化交流。旅美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不少客人来拜访他。这些人中,有美国人,也有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埃及人以及美籍华人……他们多数为学者、教授,也有将军、政要及工商巨子,他们请教的话题,涉及佛学、哲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其中也有一些倾慕南怀瑾学识修养的小职员、小老板。不论来者是什么人,他皆待之以礼。

1987年,南怀瑾结束旅美生活,移居香港,致力于各项建设事业及文化教育事业。他住在半山寓所,每日讲学不辍,慕名而来求教的学生络绎不绝。这其中,除了在台、在美时的门生故旧外,大陆政界、商界的重量级人物也不对来访。他一如既往,以谦和诚敬之心接待各方访客,毫无“贡高我慢”之态。

《尚书·虞书·大禹谟》中有云:满招损,谦受益。《庄子·养生主》中这样写道: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庄子在讲了庖丁高超的杀牛技术后,又借用庖丁之口讲述了重要的人生道理。南怀瑾先生将这段话为我们做了诠释:

但是,当我到了一般杀牛匠那里,我看到那个杀牛的人,看到牛一来,那个小心啊!把刀磨得很快,非常慎重的准备,我看了那个情形,自己不免警觉起来,把我所看见的作为自己的榜样。

庖丁的杀牛技术已经非常高明,等于杀牛不要用眼看,刀拿起来一挥,随便一下就解决了。但当他看到一般技术差的人,杀牛时那样慎重,反而对自己更加警惕,以这样的人作为榜样。所以,南先生感慨道,不要认为自己学问好,自己本事大,技术高明,人生做人处世,随时随地都要那么小心、那么谨慎。这个谨慎不是自卑,也不是胆怯,更不是自我的颓废,而只是小心谨慎。

庄子用道家的思想、优美的文字,借用这么一个故事,写出了人生的道理——人不要有了学问、聪明、本事而恃才。

庖丁是谨慎的。他虽技术高超,却懂得戒除骄矜之气。仅此一点就值得所有人向他学习。

生活中有太多恃才而骄的人,他们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由于骄傲,则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则做事专横,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骄矜对人对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这一点古人认识得十分清楚。

一代名君唐太宗曾对侍臣说过:“天下太平了,自然骄傲奢侈之风容易出现,骄傲奢侈则会招致危难灭亡。”

唐代的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唐中宗时做修文馆学士,为人恃才自傲,曾对人说:“我的文章那么好,应该让屈原、宋玉来做我的衙役,我的字足以让王羲之北面朝拜。”杜审言有些太自不量力了,所以被后世的人们所嘲笑。这样骄傲自夸只是显出了他的见识短浅,并没有人认为他的才能真的有那么大。

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开进北京城。京城百姓夹道欢迎,崇祯帝吊死在景山。队伍进城之后,李自成这个当年的驿站马夫,立马承天门前,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他多年征战,终于获得了胜利,一股自豪之情涌上心头。

李自成安排好崇祯皇帝的遗体和其他善后工作,就忙着进行稳定京师人心和安定社会秩序的工作。他首先向民众发布公告:大顺天子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市民听之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同时他也注意到自己部队中的纪律问题,严禁士兵侵扰百姓。有两个士兵因为抱了前门商铺中的绸缎,被立即正法,并将他们的手足钉在前门左栅栏上,以儆效尤。

对于明朝的那些罪恶昭著的皇亲国戚、大僚和专权的宦官则严惩不贷,入城第三天就处死了成国公朱纯臣,两天以后,又斩罪官二百余人,对于中小官员,凡有投报的则酌情使用。不几天,北京城就恢复了正常的秩序,百姓安居,商贾乐业,一片和睦繁荣的气象。

大好的形势,使不少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们开始自我陶醉了,也随之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思想,以为只要举行了皇帝即位典礼,表明天命归顺,天下就可以领诏而定。在京的文武官员都忙于筹备皇帝即位典礼。此时以宰相自居的牛金星,则往来拜客,遍请同乡好友,迎来送往好不热闹,俨然是一副太平宰相的样子。其他官员也效法而行,骄傲自满情绪抬头了。以刘宗敏为首的武官则忙于追赃助饷,在京城的旧官按官位大小,摊派饷银,多者十万,少者数千,如有不交者,则严刑拷打。追赃风从北京波及各地,追赃范围竟扩大到幕僚小吏以至于商人,手段也日益残酷。各地官绅富户,如受汤火之苦,人人自危。

李自成发现此事,认为各级义军首领,置军国大事于不顾,只为钱财,一味地专事追赃,对大顺政权有害,于是下令,凡在押官僚不论是否交足银饷,一律释放。这样北京的追赃风有所收敛,但各地却还在变本加厉地进行。义军部分首领的胡作非为,直接影响了军纪,士兵常违法乱纪,而对他们的惩处却远没有刚入城时对抢绸缎的士兵那样严厉了。大将刘宗敏则自恃功高,把持军务,大力追赃。

李自成虽然生活俭朴,但是却以帝王自居,深居内宫,对部下的所作所为也不像以前那么清楚了。这时,已经答应归噘李自成的明宁远总兵吴三桂等重要将领,正带领部众向京师进发。行至半途,吴三桂得知义军在京大肆追赃,严刑拷打众官,自己的老父也受酷刑,爱妾陈圆圆又被刘宗敏强占,于是大怒叛变,率部众回师东退。吴三桂重占山海关后,以“为君父复仇”为名,要求清兵入关,联合进攻北京农民起义军。

此时李白成得知吴三桂叛变,急召文武官员商议,本拟派刘宗敏、李过率军收复山海关,但此时的二将,志得意满,毫无斗志,不得已才下令亲征。李自成对久怀入侵关内之心的清统治集团本来就缺乏必要的警惕,这次则根本没考虑到吴三桂勾结清军共同来犯,所以只率领六万兵马贸然出城,结果仓皇败退。

李自成退回北京以后,清军跟踪而至,李自成命令刘宗敏、李过、唐通等将率兵抗击,再次大败,刘宗敏负伤逃回。而此时北京周围的地主武装也纷纷组织起来,袭击农民军,而义军内部因为认识不统一,不少将领图享安逸,主张退回关中,李自成匆忙称帝之后,率军西退,最后以失败告终。

刚刚取得胜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所以成功与失败之间,往往只有一步。这看似是命,其实不然。成败虽也靠时运,更在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对骄傲自满情绪的控制。

《劝忍百箴》中对于骄矜问题是这样论述的: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够把守住。富贵而骄奢,只会自食其果。国君对人傲慢,就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就会失去领地。魏文侯接受了田子方的教诲,不敢以富贵自高自大。骄傲自夸是出现恶果的先兆,而过于骄奢注定要灭亡。人们如果不听先哲的话,后果将会怎样呢?贾思伯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谦逊的原因。贾思伯回答了四个字:骄至便衰。

确实是这样。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谨慎”,二字,骄矜之气盛行。要知道,千罪百恶都产生于骄傲自大。骄横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人。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则不可能很好地指挥下属;做下属的过于骄傲,就会不服从领导;做儿子的过于骄矜,眼里就没有父母,自然不会孝顺。骄矜的对立面是谦恭、礼让,这也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态度。要忍耐骄矜之态,必须是不居功自傲,能够自我约束,克制骄傲的产生。要常常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

人生犹如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船,在波涛中颠簸,时而波峰,时而浪谷。我们只有在身处低谷时不气馁,身在波峰时不骄傲满足,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记得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夸是明智者所避免的,却是愚蠢者所追求的。真正的明智者之所以不会自吹自擂,因为他知道宇宙广大、学海无涯、技艺无穷,终其一生,也不能洞悉其中的全部奥秘。而一切平庸之辈,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点滴成绩,他们用富丽堂皇的话装饰自己,以讨得廉价的喝彩。

国学话谋略:

其实,做人要谨慎一点,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坦诚而平淡地生活,没有人把你看成是卑微、怯懦和无能的。如果你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那么就时时有被埋没的危险。

富贵于我如浮云

南怀瑾说: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悠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展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带来无限的苦果。还不如寡欲、知足,就此安于现实,便是最好的解脱自在。

告诫在现实人生中的人们,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现实、最大的幸福。如果更有非分的欲望和希求,不安于现实,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扩展,在满足中还要追求进一步的盈裕,最后终归得不偿失,还不如就此保持已得的本位就算了。

说起人的欲望,莫过于物欲、权欲与名欲等。不过,南怀瑾一生对这些东西都不太感兴趣。

他对物质生活没有很高的要求。他生活简朴,吃得非常简单,一日三餐通常只吃两碗红薯稀饭,外加一点花生米。如果有应酬,对于满桌的美味也只是浅尝辄止,并不贪恋。他穿着也很普通,全年基本上是一身老式长衫,平底布鞋,从不刻意追求高档或名牌。

他更没有权利的欲望。当年,国民党统治集团为江浙帮所控制,南怀瑾是浙

江人,算是蒋介石的小同乡,而且在国民党党国要员中,有很多他的朋友,他只要稍微表现出一点当官的愿望,在国民党里谋到一官半职是不难的,或许还能青云直上。但是,当年他没有这么做。后来在台湾,他曾多次面临从政当官的机会,也都一一拒绝了。

他对名誉也看得很淡。成名后,有许多学校给他寄来的“名誉教授”之类的聘书。能退回去的,他都退回去了。不能退回去的,他也只好一笑了之,信也不回。对这些送上门的“名誉院长”、“名誉教授”之类的头衔,南怀瑾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也一概不接受。他说:“早年,那么多外国的大学要送给我‘名誉教授’的头衔,我一个也没有要,要这种虚名有什么用。”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人是有着对富贵的欲望,人活在世间上是需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是不断追求欲望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物质技术的进步,人们是越来越有着强烈的物质的欲望,而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货币这一特殊商品后,人的生活往往就用着这冷冰冰的东西来衡量了,人们也就千方百计的追求那尽管冷冰但却在本质上让人火热的东西,富贵的标准也是如此,人渐渐迷失于此中,富贵渐渐**人们失去本来的自由,让人不断的陷入痛苦的不义争斗之中,先圣之语鉴于此有感而发。

唐朝时候,禅宗第四祖道信大师在黄梅一住三十多年。贞观年间,唐太宗仰慕道信大师的仙风道骨,派遣使臣前往迎请,希望道信大师能进京与自己见面。

使臣到了黄梅,向道信大师宣告太宗皇帝的旨意,道信大师听后只是淡淡地说道:“请你为我回谢皇上的盛意,我年老了,过惯了山林生活,不愿再入繁华的城市。”

使臣将道信大师的意思回复了太宗,太宗不死心,第二次派遣使臣前来黄梅迎请道信大师。道信大师再次告诉使臣:“请你禀告皇上,我年老多病,不能进京。”

道信大师这样倔强,使臣毫无办法,只好又把道信大师的意思禀告唐太宗。

唐太宗见道信大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心里非常不悦,觉得道信伤害了自己的九五之尊。

虽然如此,唐太宗仍然派遣使臣用轿子恭敬地迎接道信大师进京。哪知,又被道信大师拒绝了。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太宗终于发怒了,就令使臣前去黄梅,以刀威吓道信大师:“若再不应诏进京,当取首级前去!”

道信大师这时候不但没有慌张,反而静静地伸颈就刀,令使臣大惊。使臣不敢造次,连忙抛刀扶着道信大师,向大师顶礼忏悔。回京后把这情形禀告唐太宗。太宗听后,对道信大师的志向敬重不已,并赐以珍帛,以满足大师修行于山林的志向。

古人云:“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仕途虽纷华,常念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自古就有很多圣贤之人,视功名为粪土,看富贵如浮云。

《佛经》指出,八苦之中“求不得苦”最苦,婴儿求哺不得大哭;童年求玩具不得大哭;青年求佳偶不得大苦;中年求升迁不得大苦;老年求健康不得大苦。求于一切不得,就生一切之苦。尽管修学了佛法,如果没有正知正见,没有搞清修学的目的,妄求神通,妄求保佑,得不到时亦痛苦,人生痛苦的根源,“求不得”占很大比例。

人生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求?只因不知足!俗话说是攀比心在作祟,看问题与自己时,采取横向就高的眼光,总拿自己的不足比人家的长处:论地位自己是科长,已经威望加身了,可心里盘算着处长的位置;论收入自己月入几千,小康有余了,可心里渴望着成为百万富翁;论家庭妻贤子孝,令许多人羡慕,可心里日见老婆人老珠黄。这就是不知足,还要不断地去求,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求不得时,跌人深渊不能自拔;求得时又刺激更大的欲望,再拼命去求,这期间又要造下无边恶业。求的过程是煎熬的过程,小心翼翼、处心积虑、辗转反侧、患得患失。

游方和尚问曹山禅师:“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曹山禅师抬眼远眺,只见树的枝桠上悬挂着一团黑色的尸体,于是说道:“死猫的头最珍贵!”

和尚圆睁着眼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呢?为什么世人认为一钱不值的东西,禅师竞认为是人世间最珍贵的?”

曹山禅师笑着说:“樗树根大枝弯,世人因为看它无用,它便得以生存;栎树虽然一表树才,但是做船船沉,做棺腐朽,造器具即拆毁,当屋柱生蛀虫,完全没有用处,唯一有用的就是可以用来乘凉。正是因为它们无用所以才珍贵!死猫儿头最贵,因为没有人出价争夺。也没有人出得起性命价钱啊!”

世人贪名逐利,你欺我骗,斤斤计较成败得失,人生本来就不易,何必再假惺惺!

一串珍贵珠宝。勾得多少人争夺?一方官印。引起多少干戈?

把生命都耗费在名利上,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世俗无价值的清明自在是生命的至宝,使我们不会感觉到空虚,不受世俗伤害,看到生命的本源,找到人生的快乐。生命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争、无阶、安宁、幸福。财色与名利只不过是人生的泡沫与尘灰,何必抵死相争?

国学话谋略:

拥有智慧比拥有财富重要。其实智慧里面就包含着财富,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智慧比财富更值钱。智慧是永恒的财富,它能引导人通向成功,而且令你永远不会贫穷。

知足天地宽

《庄子·逍遥游》中有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小鸟藏在森林里,只要有一棵树枝给它立足,就很高兴了。田鼠口干了,跑到河里去喝水,只要喝一点点水就饱了,肚子就胀了。南怀瑾先生说:“庄子拿两个生物界的现象做比喻,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不管是土里钻的,或者空中飞的,小人物,小境界,只要自己觉得满足就够了。”

有个人去沙漠寻找宝藏,可是宝藏还没有找到,身上所带的食物和水却都已经用完了。没有了食物和水,他感到身上一点儿力气也没有,只能静静地躺在沙地上等待死神的降临。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寻宝人向佛做了最后的祈祷:“佛啊,请你帮帮我这个可冷的人吧!”

这时,佛真的出现了,问他:“你想要什么呢?”

寻宝人急忙回答:“我想要食物和水,哪怕只是很少的一点儿也行啊!”

佛于是满足了他的要求,给了他不少的食物和水。

他吃饱喝足后,犹豫片刻,决定继续向沙漠深处进发。最终,他终于找到了宝藏,他贪婪地把宝藏装满身上所有的口袋,并且还背了重重的一袋子。

可是,此时他又没有多少食物和水了。他带着宝物往回走,由于体力不断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金银珠宝。他一边走一边扔,后来不得不把身上所有的宝物都扔掉了。最后,他躺在地上,再次等待死亡的临近。

寻宝人临死之前,佛又出现了,问:“现在你要什么东西呢?还想要宝藏吗?”

他有气无力地回答:“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我不再想要宝藏了。”

当一开始拥有那些自认为稀疏平常的幸福与快乐时,人们常常会觉得拥有的太少,他们会有更多更新的欲求,但如果不节制自己的欲望,最终就算抛尽过去得来的东西,也不一定能换回过去那稀疏平常的幸福与快乐。所以,人要有颗知足心,知足是福。

南怀瑾说: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悠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展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带来无限的苦果。还不如寡欲、知足,就此安于现实,便是最好的解脱自在。

告诫在现实人生中的人们,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现实、最大的幸福。如果更有非分的欲望和希求,不安于现实,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扩展,在满足中还要追求进一步的盈裕,最后终归得不偿失,还不如就此保持已得的本位就算了。

有人说,那些富有的人什么都不缺,他们不必为生活发愁,一定很幸福,我很贫穷,哪来的幸福呢?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一种快乐的心境。其实,很多时候,物质的丰富不一定就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过去有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

一天,富翁的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铁匠开心!”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声来!"于是拿了两根金条,从墙头上扔过去。打铁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金条,他们连铁匠炉子上的活计也丢下不干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会怀疑我们是偷来的。”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女的摇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叫贼娃子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吃饭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欢笑和歌声了。富翁对他太太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办法就这么简单。”

贫穷时了无牵挂,过好眼前的生活即是快乐;富有了想得太多,无尽的担忧压在心头,哪还体会到快乐的滋味。

有三个下海的文人,如今都是腰缠百万的大款。一天,他们碰在一起喝酒,第一个感叹地说:“现在天天吃筵席,却再也尝不到山珍海鲜的美味!"接着,第二个感叹地说:“我辛辛苦苦营造了富丽堂皇的别墅,哪里想到爱情却悄悄离去……”第三个没等第二个说完,便感叹地说:“我购置了奔驰轿车,再也感受不到春雨抚摸脸庞带来的舒畅。”

现代人愈来愈重视对金钱的追求和对物质的占有,殊不知金钱固然可以买到许多享受的东西,可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的开心。我们看看有的大款,守着一堆花花绿绿的票子,守着一幢豪华的洋房,守着一位貌合神离的天仙,未必就能咀嚼到人生的真味真趣。开心不开心同样也不能用手中的“权”来衡量。有了权,未必就能天天开心。我们常常看见有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处处阿谀逢迎,事事言听计从,失去了做人的自由,哪里还有什么真正的开心。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权,拿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上歌厅舞厅“泡妞”,虽然获得了一时的感官刺激,找到了一时的开心,但却给自己带来了诉不完的懊悔。他们就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拿自己的灵魂去换取一段开心快乐的时刻,结果变成了傻瓜,他们最后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和开心。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幸福和快乐》,诗人找遍俄国,最终找到的快乐人物竟是枕锄打瞌睡的农夫。是的,这位农夫有强壮的身体,能吃能喝,能干能睡,从他打瞌睡的眉目里和他打呼噜的声音中,无不飞扬和流露出由衷的开心。这位农夫为什么能开心?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知足常乐,二是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开心。法国杰出作家罗曼·罗兰说得好:“一个人快乐与否,决不依据获得了或是丧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自身感觉怎样”。有的人大富大贵,别人看他很幸福,可他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心里老觉得不痛快;有的人,别人看他离幸福很远,他自己却时时与快乐邂逅,这是因为他懂得知足。能否知足是一个人能否真正获得幸福的原因。人们常说“心底无私无地宽。”其实,这“无私”是和一个人知不知足紧密相连的。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许多人会因私心贪欲而碰得头破血流。因此,我们又可以这样说,知足天地宽。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也证明着“知足天地宽”的道理。

晏婴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人。他的父亲晏弱是齐国的名相,一向以清廉著称。当晏婴30来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故了,他被任命继任父亲的相位。他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王公时期都为相国,历时达五十多年。由于他为官清正廉洁,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齐景公即位的时候,晏婴的年岁已经很大了。一次偶然的机会,齐景公看到晏婴的车子十分破旧,连车篷的布都褪了颜色,驾车的又是一匹毛色混杂的劣马。一天散朝以后,齐景公特意把他留了下来。

齐景公和颜悦色地对晏婴说:“爱卿,你的俸禄是不是太低了一些,为什么坐这样破旧不堪的马车呢?”

晏婴欠欠身子,爽朗地回答:“靠您的恩赐,我穿得很暖和,吃得也很好,合家大小生活过得也很美满,而且还有车马乘,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齐景公带着赞赏地口吻说:“话虽这么说,但你毕竟是功名卓著的老臣呀,我可不能太亏了你哟!”

“不,不!”晏婴说得很急促,也有点激动,“我正因为是三朝老臣,就更应该以俭省为德呀!”

齐景公笑笑,再也没说什么。

第二天,齐景公派人给晏婴送去了一辆豪华而崭新的马车,配以一匹红棕色的高头大马。晏婴对来人说:“请给我回话,谢谢主上,可我不能收下主上赐予的车和马。”于是,他将车马都退了回去。

过了一天,齐景公又派人将车马给晏婴送去,但又被他退了回去。

一连几次都是这样。这可让齐景公不高兴了。景公心想:这人怎么这样不通情理呢?于是,他为这件事专门召见晏婴,开门见山就责问道:“你不接受给你的马车,那是不是我也不该乘坐华丽的马车了?”

晏婴见齐景公动了真火,忙磕头施礼,并十分动情地表白到:“君是君,臣是臣,是不一样的。您委我以高位,让我管理文武百官,我的担子可不轻啊!我节衣缩食,廉洁奉公,正是为了为百官做出榜样,为百姓做出榜样呀!如果我讲究排场,衣食奢侈,行为越轨,那怎么能管理好下属呢?又怎么能促使国家繁荣昌盛呢?”

听了晏婴的这一番话,齐景公最终收回了为晏婴更换车马的成命。

懂得满足,不贪私利,晏婴以自身的行动真正为百官做了榜样,也为自己带来了美名,留足了后路。

古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廉者常乐有余,贪者常忧不足。”知足天地宽不仅在为官清廉上是这样,在个人私生活上也是这样。宋弘是东汉人。光武帝继位以后,听说长安有个叫宋弘的人品德高尚,便征召他人朝,拜为太中大夫,让他做自己的顾问。

宋弘入朝后,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仪容端雅,施礼得体,光武帝极为欣赏。建武二年便擢升为大司空,负责监察、执法,并廉管重要的文书图籍,位次仅在丞相之下。地位的升高并没有使他改变自己的操守,虽然他权倾朝野,生活却依然十分俭朴,每次领得了俸禄,都要拿出一部分分给那些十分贫困的族人。

一次,光武帝在后官宴请宋弘。宴席的座位旁边放着一排新制作的樟木屏风,上面精雕细刻,彩绘着众多美女像:什么嫦娥奔月、西施尝纱、昭君出塞…··那美女虽是画像,却个个神采飞扬、千姿百态。光武帝一面与宋弘饮酒,一面交谈,时不时地还扭过头去看两眼屏风上的美女。宋弘见此情形,心里很不自在,谏道:“孔夫子说他从来没见过好德如好色者,陛下,您说对吗?”光武帝听罢,尴尬得手足无措。事后,光武帝令人撤去了屏风。宋弘得知此事,连忙晋见光武帝,称赞道:“陛下从善如流,德业日新,真乃国家万民之福呀!”

湖阳公主是光武帝的姐姐,死了丈夫,正在寡居。光武帝见姐姐生活寂寞,郁郁寡欢,十分同情,很想为她物色一位好夫君。于是,在闲谈中,光武帝故意评论起朝中大臣,想了解姐姐的心意,得知姐姐对宋弘印象极佳。光武帝决定促成此事。

几天后,光武帝又在后宫宴请宋弘,便请姐姐坐在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宋弘进宫参见光武帝后,依君臣之礼坐定,又像往常那样一边喝酒,一边闲聊天。光武帝知道宋弘已有了妻室,便故意佯醉道:“宋爱聊,俗话说,地位高了另交有权势的朋友,钱财多了另讨漂亮的老婆,这也是人之常情吧?”宋弘知道湖阳公主新寡,闻听此言,立即明白了光武帝的用意。宋弘神情庄重地答道:“臣也听说这样的话,叫做‘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陛下,您说这才是高尚的人应具有的品格吧!”

光武帝听到这里,明白了宋弘的心。他是以德为重,决不肯另娶姐姐了。此时的湖阳公主听了宋弘的一番话,早已知趣地走开了。

当然,历史上在阐释宋弘这一故事时,多从其个人美德的角度阐发。其实,这里面还有宋弘处世韬略的一面。试想,如果宋弘真的娶了湖阳公主,那他与皇帝的关系也就发生了变化。这种新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等级森严的文化中,宋弘还能顺利地生活下去吗?

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他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久而富且责,于我如浮云。”

在孔子看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不是合乎道义的富贵,是不应该去追求的。因此,他认为,吃粗淡的饭,喝白开水,弯着手臂当作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不合乎正道的富贵,在孔子看来,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对金钱财物的取舍,以义为标准,不义之财,决不享用,不合乎正道的高官厚禄,亦不为所动。

知足天地宽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一种为人处世态度,不仅在中国这样一种特有文化背景下,被许许多多著名人物所采用,而且,在西方那些充满竞争、冒险的文化环境中,也成为许多志士仁人的人生策略和处世信条。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就是一个代表。

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动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不当国王当农夫,回到了蒙特维尔农庄当他的种植园主,重温“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绿荫下享受宁静的生活”。嗣后,即在连任两届美国总统后,华盛顿又主动辞去总统职务,不搞终身制,可以说,华盛顿的任职与辞职,都是为国为民,不存在为个人要索取什么,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有伟大胸怀和崇高品格的将帅风范,同时也践行着一种“知足知止”的人生哲学。

《佛遗教经解》提出要修“八功德”,其中第二大功德就是“知足功德”。曰: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为人处事也要掌握两分法,天下没有盛开百日的花朵,天下也没有不散的宴席。故而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宜求全,不宜把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放,要适可而止,自知满足,在自己的事业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急流勇退,这样,必将能够保持人生完美,得以善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据传这是一位无门禅师所作的诗。诗作提示我们,一个人只要心头没有物欲偌情的牵挂,保持一颗自然心、平常心,就可以实现怡然自得,消解一切烦恼,达到人生的美好境界。

国学话谋略:

“事能知足心常惬,心底无私天地宽。”是的,一个人如果能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有着高尚的精神追求,必然会感到天高地阔,精清气爽。其实,这“无私”,是和一个人知不知足紧密相连的。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