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良

张奎良,1937年生,辽宁省新民县人。黑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系,196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出版9部专著,发表150多篇论文,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展,逐步形成了以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为主线的研究特色。

哲学与自然科学不同,面对的是人的生活世界,哲学作为人对世界的沉思,总是离不开对人的观照,在一定的意义上,哲学也就是人学。作者对十年“文革”中由于人和人性观念的缺失造成的人间惨剧深有所思,认为有必要从哲学层面上加以阐明。有感于斯,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触马克思的人性和人的本质思想,十分自然,与此密切相关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给作者以深刻的震撼。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与他的实践哲学同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推出的,在马克思看来,异化首先是劳动的异化,而劳动是人的实践方式,正是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人通过劳动实践使世界向人的本性和需求转化,如马克思所说,最终“人化自然”,使“世界成为人”。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展开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大讨论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理解,作者这个时期出版的马克思研究巨著《马克思的哲学历程》充分地肯定了马克思哲学的人学重心。而在《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发表的论文《试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则直接就把人视为马克思哲学之本,这在当时未免有些超前,引起人们的误解和争议也就在所难免了。

把人视为世界之本、价值之本,这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精粹,在此基础上作者不断把这个认识向马克思哲学的其他领域延伸。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作者着力开辟的新的视域,其着眼点仍然是人的价值和境遇问题。东方各国与西方之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的地位的差别,在西方自古以来基本生产者都是奴隶和农奴,与领主保持着完全或不完全的人身依附关系;而在东方,由于不存在土地私有制度,基本生产者是民而不是奴。当马克思断言东方不存在封建制的时候,他的出发点很大程度上也是东方不存在农奴制。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最终设想是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其目的也是为了避免资本主义的苦难,实现人的价值回归。作者的这些思想后来都反映在《中国社会科学》及其《内刊》上发表的《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和《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等论著中。

本书选取了张奎良《时代呼唤的哲学回响》中的两个文本:《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起点》和《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历史地位》,这都是作者20世纪80年代初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期作者的研究视域和水准,这两篇文章都被当年的《新华文摘》重点封面全文转载,引起学界的关注。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起点》中,作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像一切科学体系一样,都有研究和叙述两个起点:研究必须从感性整体出发,表现为分析的过程;而叙述则在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一个最基本的规定作为起点,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的综合过程,最后导致具体在思维中的再现。人当然是研究的起点,但是对人的叙述却不能从人出发,而只能把最能表现人的生成和本质的劳动实践作为叙述的起点。

在《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历史地位》中,作者系统地考察了异化概念的历史沿革,指出马克思在没有形成自己的唯物史观之前,借助历史上的异化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论证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有益的。由于马克思对异化概念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向经济和阶级关系迈近了一大步,这就为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