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三字经》和谐掉了什么
4月26日宁波东南商报上,报道了有关新版三字经的修订情况,并刊发了新版全文。其中,删掉了三字经中“尽中国,为夷狄”一句,我感觉深为不妥。

此次修订,据说,依据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明朝版本作为蓝本。这个版本,相较于流传于各地的各种版本,想来应该最接近原著。目前可以见到的各种版本,有明,有清,有民国,有国内,也有海外;除明清外,大多增至民国,语句各异,思绪芜杂。其中,有金入元处,明,清,民国,改动颇巨;明清民国之处,续添纷呈,不足多虑,惟有金元宋,很费思量。

明版本是“元灭金,绝宋世,尽中国,为夷狄”清版本是“元灭金,绝宋世,并中国,兼戎狄”这个改动明显是政治初衷,但却启动了后世的中华文明融合说。民国版最干脆,似乎认为这句是汉人的耻辱,拒绝接受,改为“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这里把明亡的理由列了很多,很足,而清是“据神京”而非清版或海外版的“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最后还明确强调“复汉土,民国兴”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个增删历史比较长,较量也非常激烈。那么,到了现当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段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呢?

三字经修订编委会删掉此句的理由是“‘夷狄’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本来对于这种流行于民间并且在解放之后已经销声匿迹的蒙童读物,在现当代出现几个新的增删版本也没什么,可有报道说“首印4万册分发到鄞州区各小学”如此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当然,新版三字经能够进入小学,是一件大好事,这意味着古典传统经典在下一代的传承与发扬,得到了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同。可是,正因为如此,对于删掉“尽中国,为夷狄”一句,让我深感忧虑,不吐不快。

“夷狄”之谓,确实是古代中原汉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但这个称谓是一个随着汉人版图的扩大而不断修正的概念,并非仅仅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上古时代,我们宁波应该就是在“东夷”的范围里,而清对西洋诸国一律称之“西夷”就蔑视来说都不强烈。这里的“夷”是自居天朝大国的统治者对外族的一种称呼,所含的蔑视成分主要是民族自尊自大的心理,还有的就是地理因素,并不是看不起少数民族。我们知道“狄”是指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夷”是指南方或海边的民族,西洋人为什么叫“西夷”呢?我想原因大概与西洋人大都是乘船从南方而来有关。另外“尽中国,为夷狄”这里的“夷狄”从文理上讲是个泛称,是指外族,而非具体所指,所以,清人就改为“戎狄”“戎”是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与“狄”之意刚好重合,这样“戎狄”所指就比较具体地对应了金人和蒙古人。这样就彻底消除了“尽中国,为夷狄”那绝望的哭喊——“全中国都被外族占领了!”

“元灭金,绝宋世,尽中国,为夷狄”从文中看,修订编委会所顾虑的是,对蒙古人与满族人入主中原这些历史的评价与当前中国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之间,必须有取舍,为了和谐,所以删掉了“尽中国,为夷狄”所以说“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可是,这种舍,对于这部三字经却是一个极大的损害。

宋末王应鳞所著这部三字经虽是蒙童读物,然流传数百年,影响极大,而之所以有此效应,非仅识字便利,而更在于传承中华文化,牢记历史,辩清民族根源。如果这部三字经确是出自宋人之手,那此句“尽中国,为夷狄”所包含的民族之沉痛,该是何等的深邃!进而,甚至可臆想这写作之真意,难道仅仅是为了启蒙孩童习字?这部经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劝学,激励学童勤奋读书,其中真意,难道没有寄希望于下一代改变那个时代国家沦丧民族危亡的现实?

新版三字经对于朝代历史的叙述,只停留在为叙述而叙述中“清入关,都北京,传十帝,至宣统,辛亥年,帝制终”贯彻了简洁的文风,但却丧失了历史评价。原文在叙述朝代历史中虽也罗列,但重点之处皆有品评,如“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如“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如“炎宋兴,受周禅”(不说陈桥兵变,说是禅,作者宋人应该不会错。),这样才有“元灭金,绝宋世,尽中国,为夷狄”按照文理,作者如在当世,也应会对“清入关”做一些评说。

如果按照新版删掉三字经的“尽中国,为夷狄”如果古代中国反抗外族入侵“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那么,我们又如何评价对抗金人的岳飞,死于蒙古人的文天祥,还有反抗满族人侵略的史可法,张苍水呢?如果有一天日本国变成了我们的一个省,那么八年抗战的英雄纪念碑也要推倒重写吗?这样的和谐,真的对我们的民族发展,国家兴旺有益吗?

蒙童学子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如欲发扬国学,三字经自然是第一块基石。如果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知晓民族历史中最惨痛的经历,永远沉浸在自慰般的“集体失忆”之中,那么,要不了多久,我们也能在记忆中把南京大屠杀统统抹去,就像抹去“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2008-04-27 4月26日宁波东南商报上,报道了有关新版三字经的修订情况,并刊发了新版全文。其中,删掉了三字经中“尽中国,为夷狄”一句,我感觉深为不妥。

此次修订,据说,依据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明朝版本作为蓝本。这个版本,相较于流传于各地的各种版本,想来应该最接近原著。目前可以见到的各种版本,有明,有清,有民国,有国内,也有海外;除明清外,大多增至民国,语句各异,思绪芜杂。其中,有金入元处,明,清,民国,改动颇巨;明清民国之处,续添纷呈,不足多虑,惟有金元宋,很费思量。

明版本是“元灭金,绝宋世,尽中国,为夷狄”清版本是“元灭金,绝宋世,并中国,兼戎狄”这个改动明显是政治初衷,但却启动了后世的中华文明融合说。民国版最干脆,似乎认为这句是汉人的耻辱,拒绝接受,改为“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这里把明亡的理由列了很多,很足,而清是“据神京”而非清版或海外版的“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最后还明确强调“复汉土,民国兴”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个增删历史比较长,较量也非常激烈。那么,到了现当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段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呢?

三字经修订编委会删掉此句的理由是“‘夷狄’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本来对于这种流行于民间并且在解放之后已经销声匿迹的蒙童读物,在现当代出现几个新的增删版本也没什么,可有报道说“首印4万册分发到鄞州区各小学”如此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当然,新版三字经能够进入小学,是一件大好事,这意味着古典传统经典在下一代的传承与发扬,得到了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同。可是,正因为如此,对于删掉“尽中国,为夷狄”一句,让我深感忧虑,不吐不快。

“夷狄”之谓,确实是古代中原汉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但这个称谓是一个随着汉人版图的扩大而不断修正的概念,并非仅仅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上古时代,我们宁波应该就是在“东夷”的范围里,而清对西洋诸国一律称之“西夷”就蔑视来说都不强烈。这里的“夷”是自居天朝大国的统治者对外族的一种称呼,所含的蔑视成分主要是民族自尊自大的心理,还有的就是地理因素,并不是看不起少数民族。我们知道“狄”是指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夷”是指南方或海边的民族,西洋人为什么叫“西夷”呢?我想原因大概与西洋人大都是乘船从南方而来有关。另外“尽中国,为夷狄”这里的“夷狄”从文理上讲是个泛称,是指外族,而非具体所指,所以,清人就改为“戎狄”“戎”是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与“狄”之意刚好重合,这样“戎狄”所指就比较具体地对应了金人和蒙古人。这样就彻底消除了“尽中国,为夷狄”那绝望的哭喊——“全中国都被外族占领了!”

“元灭金,绝宋世,尽中国,为夷狄”从文中看,修订编委会所顾虑的是,对蒙古人与满族人入主中原这些历史的评价与当前中国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之间,必须有取舍,为了和谐,所以删掉了“尽中国,为夷狄”所以说“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可是,这种舍,对于这部三字经却是一个极大的损害。

宋末王应鳞所著这部三字经虽是蒙童读物,然流传数百年,影响极大,而之所以有此效应,非仅识字便利,而更在于传承中华文化,牢记历史,辩清民族根源。如果这部三字经确是出自宋人之手,那此句“尽中国,为夷狄”所包含的民族之沉痛,该是何等的深邃!进而,甚至可臆想这写作之真意,难道仅仅是为了启蒙孩童习字?这部经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劝学,激励学童勤奋读书,其中真意,难道没有寄希望于下一代改变那个时代国家沦丧民族危亡的现实?

新版三字经对于朝代历史的叙述,只停留在为叙述而叙述中“清入关,都北京,传十帝,至宣统,辛亥年,帝制终”贯彻了简洁的文风,但却丧失了历史评价。原文在叙述朝代历史中虽也罗列,但重点之处皆有品评,如“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如“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如“炎宋兴,受周禅”(不说陈桥兵变,说是禅,作者宋人应该不会错。),这样才有“元灭金,绝宋世,尽中国,为夷狄”按照文理,作者如在当世,也应会对“清入关”做一些评说。

如果按照新版删掉三字经的“尽中国,为夷狄”如果古代中国反抗外族入侵“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那么,我们又如何评价对抗金人的岳飞,死于蒙古人的文天祥,还有反抗满族人侵略的史可法,张苍水呢?如果有一天日本国变成了我们的一个省,那么八年抗战的英雄纪念碑也要推倒重写吗?这样的和谐,真的对我们的民族发展,国家兴旺有益吗?

蒙童学子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如欲发扬国学,三字经自然是第一块基石。如果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知晓民族历史中最惨痛的经历,永远沉浸在自慰般的“集体失忆”之中,那么,要不了多久,我们也能在记忆中把南京大屠杀统统抹去,就像抹去“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2008-04-27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